媽媽手,中醫稱為「腕隧道症候群」,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,特別是需要長時間重複性手腕動作的人。中醫認為,媽媽手是由於經絡不通、氣血瘀滯,導致局部組織損傷所致。以下,我們將從中醫的角度,結合現代醫學,為您詳細介紹媽媽手的改善方法。

媽媽手成因?
媽媽手,不再是媽媽的專利!
媽媽手怎麼改善?
媽媽手針灸有用嗎?
媽媽手要看醫生嗎?
媽媽手多久會好?

中醫觀點與治療

病因病機:

  • 經絡不通: 長期反覆手腕動作,導致經絡氣血運行不暢,局部氣血瘀滯。
  • 濕熱內蘊: 長期處於潮濕環境或過度勞累,容易導致濕熱內蘊,侵犯經絡,加重病情。
  • 痰瘀阻絡: 長期勞損,可導致痰濕瘀血阻滯經絡,加重疼痛腫脹。

治療原則:

  • 活血化瘀: 通過活血化瘀的藥物或手法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消除瘀血。
  • 祛濕散寒: 若伴有濕寒之症,則需配合祛濕散寒的藥物。
  • 舒筋通絡: 通過針灸、推拿等方法,疏通經絡,緩解疼痛。

常用中藥:

  • 內服藥: 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等活血化瘀藥;薏苡仁、蒼朮等祛濕藥。
  • 外用藥: 紅花油、跌打萬金油等外用藥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
常用中醫手法:

  • 針灸: 選取曲池、外關、陽溪等穴位,具有疏通經絡、活血止痛的作用。
  • 推拿: 對手腕部進行揉捏、按壓、推拿等手法,以達到舒筋通絡、消腫止痛的目的。

西醫治療與預防

  • 藥物治療: 非類固醇消炎藥、局部注射類固醇等。
  • 物理治療: 超音波、熱敷、電療等。
  • 手術治療: 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,可考慮手術治療。

日常護理與預防

  • 休息: 避免長時間重複性手腕動作,讓手腕充分休息。
  • 冰敷: 初期可冰敷,以減輕腫脹和疼痛。
  • 熱敷: 急性期過後,可熱敷,以促進血液循環。
  • 佩戴護具: 佩戴手腕護具,固定手腕,減少不必要的活動。
  • 調整姿勢: 工作時保持正確姿勢,避免手腕過度彎曲或伸直。
  • 加強鍛煉: 適度進行手腕和前臂的肌肉訓練,增強肌力。

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佳

中醫和西醫在治療媽媽手方面各有優勢,將兩者結合起來,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中醫可以從根本上調理身體,改善體質,而西醫則可以快速緩解疼痛,縮短病程。

媽媽手改善方法表格

方法 中醫 西醫 作用
藥物治療 活血化瘀、祛濕散寒藥物 非類固醇消炎藥、局部注射類固醇 緩解疼痛、消炎
物理治療 針灸、推拿 超音波、熱敷、電療 疏通經絡、促進血液循環
日常護理 休息、冰敷、熱敷、佩戴護具 休息、冰敷、熱敷、佩戴護具 減輕疼痛、促進恢復
手術治療 對於保守治療無效者 釋放受壓的肌腱

溫馨提醒

  • 及時就醫: 如果媽媽手的症狀持續惡化,建議及早就醫,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。
  • 因人而異: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,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,請遵從醫師的建議。
  • 預防勝於治療: 平時注意勞逸結合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可以有效預防媽媽手的發生。

總結:

媽媽手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,需要中西醫結合,並配合患者的積極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。如果您有媽媽手的困擾,建議您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,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。

媽媽手,媽媽手舒緩,媽媽手護腕,媽媽手 治療,媽媽手成因,媽媽手針灸有用嗎,媽媽手藥膏,媽媽手 運動,腕隧道症候群 媽媽手,媽媽手 按摩